字級
- 大
- 中
- 小
圖說:由歐洲佛光山副總住持妙祥法師主持,特邀維也納協會會長林玉嬌、法蘭克福協會督導殷泰蘭與柏林協會前會長 Marga Sabine Ehrhardt 分享「心」。 圖/歐洲總部提供
圖說:首場歐洲佛光山德語「雲」講壇分享星雲大師德文譯本《佛陀–河中的蓮花》關於「心」的篇章,吸引70人線上聆聽。 圖/歐洲總部提供
圖說:柏林佛光協會林玉嬌會長介紹「心」的特性和相狀。並分享推動大學教授對人間佛教課題的研究和論證,體會到識得真心,才能妙用無窮。
圖/歐洲總部提供
圖說:殷泰蘭督導圖文並茂介紹佛經中「心」的譬喻。並分享20餘年運用德語優勢,協助翻譯德語書籍及寺務,也令家人有因緣共同學習人間佛教,內心無比歡喜和自在,由此應證歡喜的心,是快樂工作的源泉,行菩薩道,是學佛人的正道。
圖/歐洲總部提供
圖說:Sabine 感恩有機會帶領導覽10餘年,100餘次。由此體會到做義工的心和奉獻的心,發願繼續實踐人間佛教。
圖/歐洲總部提供首場歐洲佛光山德語「雲」講壇 歡喜談「心」
2022-05-02
因德語區佛光會員及信眾求法若渴,4月23日迎來首場歐洲佛光山德語「雲」講壇。由歐洲佛光山副總住持妙祥法師主持,特邀國際佛光會維也納協會會長林玉嬌、法蘭克福協會督導殷泰蘭與柏林協會前會長 Marga Sabine Ehrhardt 分享星雲大師德文譯本《佛陀–河中的蓮花》關於「心」的篇章,吸引70人線上聆聽。
林玉嬌介紹「心」的特性和相狀。透過《楞嚴經》「七處徵心」,說明心豎窮三際,橫遍十方,需要時,處處可見,但也要審慎心的貪染執著。並分享告別式中因雨天導致滿身泥濘而生起罣礙的心,透過念佛而安心。也透過代表維也納協會捐贈《星雲大師全集》和《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推動大學教授對人間佛教課題的研究和論證,體會到識得真心,才能妙用無窮。
泰蘭圖文並茂介紹佛經中「心」的譬喻:心如猿猴;如工畫師,能畫種種物等。並分享20餘年運用德語優勢,協助翻譯德語書籍及寺務,同時鼓勵兩個女兒參加青年團、翻譯及錄製德語版《愛與和平》,更加入中德翻譯小組,使得與家人有因緣共同學習人間佛教,內心無比歡喜和自在,由此應證歡喜的心,是快樂工作的源泉,行菩薩道,是學佛人的正道。
Sabine 則介绍真心妙用。人人本具真心佛性,雖然不自覺,但在日常生活中處處都會用到。並感恩有機會帶領導覽10餘年,100餘次。通過為不同背景的參訪者講解佛陀的生平及教法,給予來者因緣,由此體會到做義工的心和奉獻的心,發願繼續實踐人間佛教。
此次有不少德籍人士參加,其中 Eckehard、Fritz 及 Bernd 三位都是第一次聆聽佛教相關議題。Bernd 表示與談人所提到個人的經歷跟佛陀教導的善巧方便,原來在日常生活裡不但能會遇到,而且也使用過。過去還不知道這些小細節,如對人包容、理解、寬融等等,都已是歸含在人間佛教的意義中了。在問題與回答環節,法師為維也納協會的張帆以及法蘭克福協會的梁麗昵解答如何實踐人間佛教,以及人間佛教與傳統佛教的區別等問題。
最後法師總結道,佛經有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是力量的源泉,林玉嬌透過念佛的心和贈書的心,為佛法的傳播架起了一座橋樑;殷泰蘭通過翻譯的心,不但做出貢獻,也用如畫師之心,豐富和妝點美好幸福的生活;Sabine 藉由導覽服務大眾,實踐自己人間佛教行佛之道。法師引用大師的文章,勉勵大家:所謂「心病還需心藥醫」,心裡有病,要靠自我醫療,只要心能健全,又何懼人生沒有成就呢?
林玉嬌介紹「心」的特性和相狀。透過《楞嚴經》「七處徵心」,說明心豎窮三際,橫遍十方,需要時,處處可見,但也要審慎心的貪染執著。並分享告別式中因雨天導致滿身泥濘而生起罣礙的心,透過念佛而安心。也透過代表維也納協會捐贈《星雲大師全集》和《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推動大學教授對人間佛教課題的研究和論證,體會到識得真心,才能妙用無窮。
泰蘭圖文並茂介紹佛經中「心」的譬喻:心如猿猴;如工畫師,能畫種種物等。並分享20餘年運用德語優勢,協助翻譯德語書籍及寺務,同時鼓勵兩個女兒參加青年團、翻譯及錄製德語版《愛與和平》,更加入中德翻譯小組,使得與家人有因緣共同學習人間佛教,內心無比歡喜和自在,由此應證歡喜的心,是快樂工作的源泉,行菩薩道,是學佛人的正道。
Sabine 則介绍真心妙用。人人本具真心佛性,雖然不自覺,但在日常生活中處處都會用到。並感恩有機會帶領導覽10餘年,100餘次。通過為不同背景的參訪者講解佛陀的生平及教法,給予來者因緣,由此體會到做義工的心和奉獻的心,發願繼續實踐人間佛教。
此次有不少德籍人士參加,其中 Eckehard、Fritz 及 Bernd 三位都是第一次聆聽佛教相關議題。Bernd 表示與談人所提到個人的經歷跟佛陀教導的善巧方便,原來在日常生活裡不但能會遇到,而且也使用過。過去還不知道這些小細節,如對人包容、理解、寬融等等,都已是歸含在人間佛教的意義中了。在問題與回答環節,法師為維也納協會的張帆以及法蘭克福協會的梁麗昵解答如何實踐人間佛教,以及人間佛教與傳統佛教的區別等問題。
最後法師總結道,佛經有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是力量的源泉,林玉嬌透過念佛的心和贈書的心,為佛法的傳播架起了一座橋樑;殷泰蘭通過翻譯的心,不但做出貢獻,也用如畫師之心,豐富和妝點美好幸福的生活;Sabine 藉由導覽服務大眾,實踐自己人間佛教行佛之道。法師引用大師的文章,勉勵大家:所謂「心病還需心藥醫」,心裡有病,要靠自我醫療,只要心能健全,又何懼人生沒有成就呢?
最新消息
南華大學文學系辦國際研討會 啟用「敦煌學專區」深化研究能量
2025-11-18佛光西來學校小小書法家 勇闖南加州學術賽場
2025-11-18新營講堂關懷弱勢淨化社區 傳遞佛光愛
2025-11-18西來寺三好學園佛學會考 親子攜手共精進
2025-11-18《藥師經》現代解讀 佛法智慧療癒身心
2025-11-18大洋洲佛學會考 佛光人跨世代共學
2025-11-18〔寶島采風〕風華古宅飄書香 文化綠廊續芬芳
2025-11-18心保和尚關懷圓通寺 讚歎三好家庭傳承有佛法
2025-11-18慈航半世紀、福國新十年 人間音緣感恩音樂會
2025-11-18北島佛光山三皈五戒 點亮自性放光人生
2025-11-18
相
關
消
息







